轻创业,思维思路,赚钱模式,实例分析


30岁前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财务

准备,50岁後你面对工作、健

康、家庭……等人生重大剧变风险的承受度,已经在骤然衰减。

因此,如果现在30岁的你还不觉醒,等于把责任推卸给未来的你,最务实的作法应从抢救自己的口袋做起。世新大学财金系教授郭敏华说:「年轻人理财的起步,如果是选择先满足眼前欲望而过度消费,那麽时间将是导致你财富贬值的最大敌人;如果不幸落入负债,你还将遭到时间的惩罚,使得人生更加难以翻身。」

【文章内容】:

  1. 思路的重要性
  2. 赚钱分哪些“模式”
  3. “轻创业”实例若干
  4. 常见“创业思维”点评
  5. 创业者分类
  6. 关于“差异化”
  7. 靠谱赚钱机会的特征
  8. 关于风控
  9. 创业者“迷信误区”
  10. 必要的“鸡汤”

【正文】:

思路的重要性

任何人都享有权利追求想要的彼岸:

  • 穷人想赚钱,改善生活逆袭人生,
  • 富人想赚钱,巩固优势规避风险,
  • 男人想赚钱,提升地位获得认可,
  • 女人想赚钱,经济独立能赚敢花,
  • 谁都想赚钱,没有哪个和钱有仇。

而屌丝创业初衷不外三种:

  • 第一种:天天被fuck,终于有天怒了,再也不要被fuck,我要去fuck;
  • 第二种:自幼受教,要么去fuck,要么被fuck。想通了,还是去fuck。
  • 第三种:觉得fuck很有趣,就去fuck,结果发现,确实有趣。就想,如果同时fuck多个,岂不是更刺激?

Fuck的姿势有很多,

归纳起来主要有3种:

传统,时尚,前卫。

传统fuck:

主要表现为两种:

1.干久了,转身不便,也不爱折腾了,于是拖着僵慵的身子,干到哪算哪;

2.战略懒惰,战术勤奋,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狗睡了他还在拼命,鸡没起他就开干。

时尚fuck:

此类基本靠忽悠。

操作步骤:画饼,拉人,融资,套现,走人。

  • 案例:金融电子盘、虚拟币、P2P、云商、荐股……

前卫fuck:

专注互联网,操纵人性,捭阖地球村。

  • 理念:玩转人性,聚焦七寸“贪、懒、装”。

我们时长羡慕一些人:

聪明”、“有头脑”,

这到底什么意思?

是否因为这个人

记忆力比较强?

或算数学题厉害呢?

如果是这样,

那恐怕所有成年人

都没有高三学生聪明有头脑。

其实这种“聪明有头脑”的表现,

并非某种具象的东西,

而往往是那些肉眼看不到的

甚至极难发现的优点,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思维模式”、“判断力” 、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没这种能力的人,

即便浪费大量高强度脑力,

也不会有多少成效,

但对具备这种能力的人,

可能只是下意识一念之间的事,

他们才是丛林法则中的强者,

而且这类人通常不是那种,

一看上去就“贼精”的人,

他们可能智商情商并不高,

但他们一定有自己独特的“思路”,

或者说是一种“方法论”。

所以本文

先说思路

再讲项目

可以肯定的是,

思路套路更珍贵,

因为:

成功不可复制,

失败或可避免。

别用战术上的勤奋,

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我始终坚持我的看法,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绝不是一句无用的鸡汤,

人生选择赛道比什么都重要。

世上没有不赚钱的生意,

只有不赚钱的人。

同行不同利,

同样的投入,

不同的产出。

成功和努力有关系,

但是关系不大,

行业选择的不好,

累死依然挣得少,

勤劳致富是最魔幻的一句话,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

构建自己独有的商人思维

而非鸡汤思维技术思维打工思维

这也是为什么,

一旦外行们谈论起所谓“创业”,

往往像是在讨论“皇帝的金锄头”,

让人哭笑不得。

赚钱分哪些“模式”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

是靠省钱实现理想生活的。

然而,

就像那句无厘头的调侃:

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

同理,

钱谁都想赚,

问题是怎么赚?

既然,

  • 经济分[线下经济]和[线上经济];
  • 销售分[线下销售]和[线上销售];
  • 营销分[传统营销]和[网络营销];
  • 商业分[线下模式]和[线上模式];
  • 行业分[实体行业]和[互联网行业]。

所以,

  • 赚钱也分[线下赚钱]和[线上赚钱]。

都2020年了,

无需多言,

不管是成功率还是性价比

线上赚钱都要比线下赚钱

更稳妥、更轻松、更精彩。

线上赚钱范围很广泛,

总体包含以下这几种:

  • 兼职:闲暇之余,到处游击;
  • 副业:主业之外,另起一摊;
  • 自由职业:单枪匹马,独自坚强;
  • 轻创业:最低成本,最大可能。

分别简单来说说:

兼职:

兼职这东西,

是网络上最容易忽悠人的,

一般最多的类型是薅羊毛、

干苦力、出卖自己的人脉等,

大妈们和学生党是受骗重灾区。

这是互联网的底层,

用旧社会的话来说,

属于下九流。

关键是若真能挣到钱也罢了,

事实是基本上挣不到,

都被交学费割韭菜了。

即便是挣到钱,

那也肯定是:

产出极低,低到发指,

连业余去餐馆刷盘子十分之一都不到,

不要指望这个增收,

你说你要求不高也别干,

这么说吧,

干这个用挣到的钱买到的水,

都没流的汗多。

副业:

副业这回事很宽泛,

只要是能利用业余时间

来赚钱的都叫副业。

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但想要一上手就看到收益的话,

需要一定手头上的“硬货”来支撑,

比如资源、知识、技术、工具、人脉等,

没这些的话,

基本行不通。

别说时间也是资源,

这不是时间的问题,

何况是业余时间。

除非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

转型到“轻创业”类型,

不过话说回来,

到时候可以直接做主业了,

干嘛还得当副业。

自由职业:

自由职业没那么神秘,

也没那么美好,

它也是一种“职业”,

而非“事业”。

这类人群比较难受,

一般是打工族中的佼佼者,

却又突破不了

“靠劳力输出换取价值”的桎梏。

可以理解为,

只是工作场所从办公室

搬到了家里而已,

不按时间计费,

而是按成果计费。

自由职业的要求也不低,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对从业者专业水准的要求

势必要远高于上班族水平,

一般人玩不转。

除非你在某行业有过硬的

专业能力、口碑知名度、客户资源等,

比如写作、做图、视频制作...

一句话,

你得念得一口好经。

干得好的话虽然不能大富大贵,

但也算潇洒惬意,

干的不好的也是发愁于

竞争激烈找不到客户。

对普通人来讲,

自由职业并不美好,

打工还能偷懒磨洋工混日子,

自由职业不可能。

在这里排除两类

看似“自由职业”的模式:

1.某些美女网红、女主播之类不在此列,她们只是傀儡或者工具而已,背后都是有团队和资本支撑的,当然赚的钱也只有一部分到她们手里;

2.当你干的不错,想扩大规模时,雇了人手,就已经不算自由职业者了,因为你已经不是一线劳动输出者,转而成为一名“老板”,转而成为一名“老板”,这已经算作是下面提到的“轻创业”了。

轻创业:

轻创业范畴也很大很大,

并不比传统创业的话题小,

也是最为推崇的一种创收模式。

同样是创业,

但它很“轻”,

筹备时间短、

资金投入低、

精力/体力付出少、

可进可退、

出入方便等,

是之为“轻”。

虽然“轻”,

但却不可小瞧它,

做的趁手了,

其营收能力丝毫不比那些

看似人多势众的传统行业差,

特别是互联网行业的轻创业。

这类似于“皮包公司”的概念,

“皮包公司”并非是诈骗,

只是一个没有固定资产和正式员工,

老板提着一个皮包出去赚钱的公司,

是一种较为聪明的创业模式,

俗话讲“空手套白狼”。

举个例子,

很多几个人甚至只有一个人的工作室,

或者压根没有工作室直接就是在家里,

闷声发大财的能力,

堪比那些写字楼里大公司,

只是外人不知道而已,

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山头,

更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

轻创业有一个硬性要求,

那就是作为主人,

你可以亲力亲为去操作,

但产能的来源绝不是你自身的劳动力,

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

反例:

一个律师在家接受网上法律咨询,算不算轻创业?

不算。

因为法律咨询服务也是劳动,

没有劳动就没有产出,

除非你雇了其他律师替你干活。

那么,

不靠自身劳动产出,

那要靠什么?

价值

但价值的体现不能是

你本人劳动力的价值,

而是体现在“系统”的价值,

要知道:

真正能赚钱的事情,

都不辛苦,或者说,

不是一直辛苦,

你学历再高能力再强,

只要是“人力”就不值钱。

举例:

1.可以是套路的运作,比如你是某种套路的拥有者,是背后的方法论在发挥价值,而你只起到设计布局的作用;

2.可以是资源的变现,比如你是某种业务的中间人,因为重要的不是你这个人,重要的是你背后的资源;

3.可以是产品的溢价,比如你从事某种产品的交易等,是货品的流通带来了收益,而非你的劳动。

等等等等...

虽然有的人觉得

上述都差不多,

但有本质区别,

最主要的一点是:

靠劳动力赚钱,

劳动力在收益就在,

劳动力不在收益就没了,

而且人不能分身,

永远无法扩大。

而轻创业模式,

并非是靠人,

而是靠“系统”带来收益,

人不是系统,

而是操作这个系统的

幕后操盘手

一句话:

你是车手

不是发动机

你劳动的目的是驾驶

而非提供运行的动力

“轻创业”实例若干

说几个简单的实例,

实效性不一定适用,

仅供参考开拓思路:

先说几个线下的:

  • 农村小伙到大城市打工,后来看准商机,租个民房雇个阿姨做大锅饭,每天去附近高级写字楼里发传单,送盒饭,连美团都不用申请,收入我不知道,但绝对能完爆那些所谓白领;
  • 不少人在阿里巴巴上随便OEM一款几块钱的红酒,在超市收银台出口支个桌子,凭购物小票就可39元拿走两瓶礼盒装,具体收入不祥,这个项目行情好的时候,干几年够你在二线城市全款买房了;
  • 某大叔突发奇想,一头联系了几个学校,一头联系若干本地的制造企业,组织小学生们去工厂的生产线现场参观,名曰“工业旅游”,既能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又能为企业带来知名度,打点好几个校长,一周组织一次也轻松月入过万;
  • 我哥们的舅舅,早就在青岛某繁华地段打印照片了,一张桌子一个打印机,把手机里的照片发给他,他给打印出来,一张一块钱,边玩边干,只要出摊,最差的一天,还赚八百呢;
  • 某外卖小哥,看到本地某区发展潜力看好,租个民房注册个皮包公司请几个人搞了个骑手站,趁美团外卖对合作商资质审核宽松时,承包了该区域的骑手配送业务,从一个骑手升级为了骑手的“妈咪”,一单配送费,除去骑手工资,他挣一块钱,平时日赚两千,阴天下雨更多。

再说几个线上的:

  • 淘宝不是卸磨杀驴了吗?C2C不是不好做了吗?天猫和京东的B2C咱又烧不起钱?于是就有人在华强北批发二手翻新手机,在闲鱼上卖。把宝贝说明做的详细美观一些,再加一些互赞群,提高宝贝曝光率,算不算创业?有人兼职做有人全职做,收入因人而异。这是手机,要是各类电子版教程呢,PS教程小吃教程网赚教程泡妞教程啥的?零成本,不需要算差价,销售额即是净利润;
  • 几个同宿舍的在校大学生,发现“淘宝客”模式可以挣钱,于是一起建群操作,拉新裂变,坚持不懈,久而久之,搭建了专门的优惠购物网站,算不算创业?这个收入,已经使他们的收入在他们没毕业时就已经成为了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而且他们还只能算是这一行业中的小鱼小虾,那些淘宝客大佬,年入千万级;
  • 有人没事了就爱研究抢红包,俗称“羊毛党”,后来想着怎么能撸更多?于是雇了些人,把“薅羊毛”这件事公司化规模化,再借助一些相关技巧和批量操作软件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算不算创业?去年AR实景红包那会儿,一天就能撸几千块,最近的支付宝活动,几个月,撸了80万;
  • YouTube上有个人叫“B站搬运工”,人如其名,他真的就是只做一件事:把B站也就是哔哩哔哩上的视频下载下来发布到YouTube上来靠播放量赚佣金。也就是个筛选视频的功夫,甚至连简单的剪辑都不用做,天长日久,靠量取胜,算不算创业?收入怎样呢,保守估计,月入百万。同样,也有人专门把知乎上的一些好玩的答案截图发到微博上,粉丝极多,利润自然也少不了;
  • 某视频平台上有一档节目,是几个东北小伙搞的,专门寻访直播各种灵异事件,真的也好假的也罢,确实粉丝量巨大,算不算创业?一期节目下来,收入对于上班族来说,那是天文数字;
  • 有人发现百度搜索的一些关键词热度很高,但并没有相关垂直细分领域的网站。于是花几百块钱做了一个,很简陋但一直坚持维护,后来被百度收录,再后来学习了一些简单的SEO技巧,连竞价排名都没做,慢慢的优化到前几位,每日访问IP很多,于是就开始接广告,算不算创业?每个广告位每月几百元,一共三四十个广告位,而且都是被动收入,他啥都不用干,数钱就行。哦对了,这样的网站,他有十几个。他的名言是“一个关键词,就是一个项目”。

举例并非提倡照搬去做,

只是想说世界从不缺乏美,

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或许这些并没有

人们观念中的创业

那么炫酷“高大上”,

认为这些都是投机取巧投机倒把的

歪门邪道奇技淫巧雕虫小技,

但恰恰是这些,

才是真正的初创企业的常态。

QQ刚问世的时候用户少,

为了吸引新用户,

马化腾雇水军陪聊提高活跃度,

好像也算不得高大上吧?

但也正是这样非常规的虚拟运营策略,

才积累起第一批种子用户,

燃起第一把火,渐成燎原之势。

都是这么做起来的,

不能一口吃成个马云

很多项目,

不是它可行与否的问题,

而是它是不是最优解的问题,

就像挑选人生伴侣这种人生大事,

重要的不是能不能领证,

而是你最想和谁领证,

以及谁最能够确保你余生的幸福,

这些需要你用思维去预判,

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去问是不是可行。

不是说创业很轻松很容易,

也不是说打工有罪创业有理,

但需要明白就目前的国情来看:

  • 第一,劳动力的价格太低太廉价,打工实在是性价比太低,令人发指不划算。反过来,这么低廉的劳动力,对当老板来说更有利;
  • 第二,咱们赶上了好时候,互联网发展迅速,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社会面临巨变,只要你看准时机看准项目敢想敢干,正是乱世出英雄的时代。另外,不但赶上了好时候,还赶上了好地方。我国十几亿人,只要在小范围验证了行业市场或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可以说能够几乎无限放大。那些芝麻绿豆大小的国家,一共就那点地方那点人口,想做大做强都没有那个条件。

常见“创业思维”点评

打工思维:我能干什么?

打工思维之所以是打工思维,

在于其局限性,

因为尚未跳出诸如

“按劳分配”、“勤劳致富”

等儒家伪公知、伪真理,

错把自己定位成一颗“螺丝钉”。

商业/生意/创业领域中,

其产能价值从来不是

来源于某项单一技能,

更不依赖于当事人的“劳动力”。

房地产老板不一定要会搬砖盖楼,

酒店经理不一定会烧菜洗碗,

  • 马云也肯定不会写代码。

传统生意思维:干什么能挣钱?

相对于打工思维,

传统行业老板们就开窍多了。

看准啥挣钱就开始着手准备,

查缺补漏哪里不足补哪里,

已经初具“操盘手”的风采。

此种思维并没有错,

但还缺乏了一样东西,

或者说是一种思路,

“逻辑倒推”的思路,

  • 见下文。

互联网创业思维:我能搞定哪类项目的客流量?

如果说传统生意思维是“正推逻辑”,

那么互联网思维就是“倒推逻辑”,

它不是从“赚钱”这个“结果”出发,

而是从“流量”这个“起因”出发。

它考虑的永远是,

我能搞定那种类型的“流量”?

然后根据此种流量的属性去

针对性制定设计相应的项目。

流量是一切生意的本质,

是所有商业行为的血液,

不管线上还是线下。

它解决的是

“挣谁的钱”的问题。

这种“流量思维”,

正是互联网生意的精髓所在,

在中国还没听说过

“有流量却无法变现”的问题。

有了流量加持,

别说做正经生意,

光收智商税都能发财,

没有流量保证,

任你产品一本万利,

  • 也依然孤芳自赏仅限自嗨。

创业者分类:

一般来讲分为六个梯队:

操盘手梯队:

此类人的关键词是资源整合

没钱?找有钱的合作;

没技术?找技术人才合作;

没产品?1688网是干啥吃的?

不会财务?雇个会计;

办公室脏了?请个阿姨...

核心工作可以分配股份嘛;

外围工作可以外包雇人嘛。

一句话:

支个桌子组个牌局,

我从中间抽水。

项目失败了?

那就继续下一个,

反正我又没出钱...

  • 俗称空手套白狼

投资者梯队:

此类人关键词是手握资本

他们热衷于研究:

哪些行业行情增长最快?

哪些特征的公司最能盈利?

哪种商业模式最能产出效益?

然后,投他们!

一句话:

你们需要钱?

  • 我有,但赚钱了得分我。

合伙人梯队:

此类人关键词是利用价值

他们一般有本职工作,

然后被人看中“挖”过来合伙,

大多具备某项专业技能如:

技术、管理、销售、财务等。

项目成功了可以拿“干股”,

项目失败了可以在回去上班。

一句话:

稳妥之中也带有一定

和打工相似的“被利用”色彩。

项目没有自主性,

  • 算打工“升级版”。

愣头青梯队:

此类人关键词是热血梦想

听说别人都创业去了?

我也去!

由于没有一套有效的方法论,

所以大多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一句话:

对创业没有形成清醒的认识,

单凭一腔热情或逆袭的梦想。

也不排除能成功,

  • 但终归概率较小。

伸手党梯队:

此类人关键词是盲目跟风

别人都在做啥生意?

咱也得赶紧“跟上趟”啊!

一句话:

哪里红海去哪里,

专挑白热化行业。

创业的本质在于增长,

增长的克星在于竞争,

跟在别人后面,

还自以为鸡贼,

自以为“有眼光”,

实则炮灰专业户

被收割梯队:

此类人关键词是傻的可爱

明明是小白一个,

没有核心专业技能,

也没有方法论作为指导,

且不愿付出时间、精力、风险,

却幻想着寻找某些:

“可以网络兼职操作的项目”,

最终往往被人利用此种心理,

被骗去金钱、人力、朋友圈人脉。

一句话:

自以为在创业,

其实在被收割;

自以为是“钩子”,

  • 其实是“鱼”。

关于“差异化”

挤在别人身边取暖,

就得忍受别人恶臭;

但如果你忍受不了,

就要自己发光发热。

——《三观易碎》

对大部分来说,

寻找创业项目这件事,

并不是去“刨根问底”,

反倒是像“求医问药”,

搜索引擎上“XXX赚钱吗”的词条,

永远如此之浩荡,之火热:

大多数人都是牛羊,

它们急着融入群体,

和其它同类在一起,

才能找到点安全感……

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永远别跟风,

要懂差异化

总在看别人,

恨不得,

啥都复制别人,

生怕被落下了,

永远无法脱颖而出,

随大流只能吃剩饭。

不要做着相同的事,

却期待不同的结果。

别总盯着大路,

要善于走小路。

  • 大路固然宽敞,地上有一分钱,也轮不到你捡,因为人潮人海挤破头
  • 小路虽然孤独,一路别致风景,皆为你而绽放,因为没有竞争独自嗨

捷径不是太过安全的大路,

也不是太过冒险的小路,

而是利用技巧的小路。

越想着随大流“跟上趟”,

越容易沦为乌合之众,

操着卖白粉的心,

赚着卖白菜的钱。

如马云说:

创业者都得靠自己走下去,

如果信有人送你红利,

基本上不会成功。

因为你有极大可能,

会被“轮空”。

相反,

这世上本没有红利,

而当被你吃透了,

就有了红利。

所有的风口/趋势/红利都是:

  • 【初期靠智慧】:基本没人做,敢为人先,需要智慧辩证
  • 【中期靠眼光】:做的人不多,看到机会,需要眼光判断
  • 【后期靠资源】:大家都在做,红海求生,需要资源拼杀

可惜的绝大多数人

这三样东西都没有,

只幻想随大流捡钱,

注定只能凑个热闹。

都已经形成气候了,

没硬实力的话,

注定是做炮灰。

有人问了:

中国之大,人口之多,

难道市场上就不能多我这一家吗?

这种想法本没有错,

错在大家都这么想。

  • 人口体量再大,也是有数的,中国再大,也不是咱家的。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见底,增幅骤降趋于平稳。之前的“流量红利”已经消失,我们应当从那种“流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觉中醒悟过来了;
  • 线上创业和线下不同。实体创业,A地做不妨碍B地也做,完全可以并存,因为有区域隔离,但互联网相反,它呈现出强烈的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因为受众找A和找B的成本是相同的,对手比你强一丢丢,你就败了;
  • 即便你搭上了潮流末班车,也休想长久持续。因为上车的越来越多,车越来越沉,到最后注定的结局是:虽然在车上,却还不如下车步行走得快。

有句话,话粗理不粗:

这两年的中国市场,钱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哪里有屎就一窝蜂扑过去,然后砰一声那坨屎就炸了,无头苍蝇就四散而去,继续寻找下一坨屎。

靠谱赚钱机会的特征

  • 比较隐蔽,或者低调,绝不能是万众参与的类型。一句话,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项目/产品/模式/套路,需要你自己去发现、判断、筛选、斟酌、决策。滥大街的东西,永远不值钱,举例:保险、微商、直销、POS机、淘宝客...平心而论,这些东西模式都不错,理论上也能赚到钱,问题就在于,人人都知道赚钱,人人都去赚这份钱,于是都赚不到钱,苍蝇太多,屎不够吃罢了。还记得那句话吗:大路宽敞,但人潮人海挤破头,小路孤独,但没有竞争独自嗨;
  • 带有不确定性。根据自己的判断觉得可行,但又有一定难度和失败的风险。如果你有十成把握,那多半有问题,你认为百分百赚钱的机会,别人也会这么认为,那又轮不到你了。“做了就一定要求赚到钱”,是一种典型的屌丝思维,只能去搬砖,搬多少挣多少,还能日结。所以,适当提升一些对不确定因素的包容性,很有必要。大家都看不清时,朝着混沌一斧头下去,才能开天辟地,而等到大家都看清楚,就不能指望这个发财了;
  • 有一定门槛。不是所有人都做得来,或者是因为技术、能力、工具、资源等, 或者是因为信息差,致使其他人没有条件/机会/见识去做。这也是为什么,新风口往往伴随着新机会,因为此时大家都是小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谁也没优势,乱世出英雄。

关于风控

可以试着问自己,

以我的财力,

能够承受的最坏结果是什么?

假设该项目需要投入的资金

即便全部打水漂了,

也不至于伤筋动骨一蹶不振,

就可以大胆试一下。

对创业来讲,

钱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机会,

但机会是由资金来支撑的。

我们提倡低成本创业,

不是因为我们抠门,

而是说:

不是为了省钱

是为了省机会

保存实力,

不行就撤,

继续下一个,

绝不能用所有身家孤注一掷。

归根结底就是要:

最小化可行

任何生意,

同行不同利,

  • 有人开着奔驰去躲债;
  • 有人靠收废品买豪宅;
  • 有人含着金钥匙出生,却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比如那位号称“京城四少”的国内某一线女星前夫;
  • 有人赤贫“成分”还不好,却能顷刻之间翻转乾坤,比如那位中年创业大器晚成的某儿童营养品开山大佬。

创业这回事,

看着像科学,

却又像是玄学,

带有一定随机性偶然性

项目靠谱是必要条件,

但并非充分条件,

还要考虑“人”这个重要因素。

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事情

基本可以分为三类,

  • 第一类纯粹由随机性决定,比如布朗运动和运气彩票之类;
  • 第二类纯粹由能力决定,比如英语六级考试,百米成绩之类;
  • 第三类,也是我们最常遇到的,由能力和随机性共同决定,比如创业、投资、恋爱,或是梦想。

很多项目,

  • 就算我行,你不一定行,
  • 我不行,你却不一定不行。

这其中的“你”和“我”的区别,

反而跟学历、能力、资源等硬件关系不大,

倒更像是一种冥冥中的“猿粪”。

不是所有人都“包赚”,

各有不同因人而异。

“包赚”的话只能去搬砖,

搬多少挣多少还能日结。

不光是创业,

事实上

作为一个成年人,

凡事都需要:

学会面对不确定性

即是:

做最好的准备,

做最坏的打算。

而“最坏的打算”,

即是项目的“风险量级”,

还是那个问题:

以我的财力,

能够承受的最坏结果是什么?

综上,如果你

  • 在方法论上辩证过;
  • 有一半的把握成功;
  • 能够承受最坏结果。

这个项目,

就可以一试,

但也需要知道,

不管什么创收项目,

既然入坑就一定要杜绝

草率随意的“玩票心态”。

互联网创业成本虽低,

但这反而容易使人轻言放弃,

因为项目丢了也不会太心疼,

于是优点成了缺点,

毕竟人都会有惰性

倘若换作实体创业的话,

投个十几万几十万进去,

反倒能逼着你克服惰性,

去绞尽脑汁坚持不懈,

因为一旦放弃,

失去的太多。

记住一句话:

再优越的创收项目/产品,

也不是不劳而获的工具,

它只是你的一次“机会”,

需要你动手去“抓住”,

而不是像买彩票一样,

随便去“赌一赌”。

创业者“迷信误区”

迷信所谓“经验”:

经验丰富=成功率高?

那是以前线下时代的事,

现代商业瞬息万变,

想吃老本基本没门。

很多人愚昧守旧,

抵触新事物新模式新思路,

恰恰是埋葬在那些

自以为是的“经验”里。

迷信所谓“人脉”或“情商”:

人脉=资源?

弱国无外交,

社交是相互的,

自己没有分毫利用价值,

所谓的人脉凭什么属于你。

最多是你把人家当人脉,

人家把你当粉丝。

除非你所说的人脉,

就是饭桌上的酒友,

王者农药上队友。

想通过社交行为

来积累资源的行为,

不能说没有用,

但是效率极低。

有那纵横酒桌饭局的时间,

比不上研究点有用的东西。

你有用了才能吸引别人,

先强大自己!

自己弱逼绝吸引不到优质人脉。

人脉分“强联系”和“弱联系”,

大部分人所讲的属于“弱联系人脉”,

不但无助于任何建设性问题,

且反而会极大消耗你的能量。

“情商”也是同理,

完全是个伪概念,

一个人有没有情商,

其实是取决于实力和层次,

让你不舒服的那个人

也许不是情商低,

只是单纯没把你当回事,

王熙凤在下人面前

需要表现得情商高吗?

会时刻在意她们的感受吗?

迷信所谓“包赚不赔”:

前文已经说了,

典型“屌丝思维”,

只适合去搬砖,

工资日结。

迷信所谓“高投资才能高回报”:

“一份付出一分收获”的原理,

我十分同意,

但是,

高投资=高回报?

也不是没有道理,

但那说的是赌场,

别忘了还有一句“高风险”呢。

个人的钱包再富裕,

也及不上那些“资本”,

只要投了就挣钱的事,

一般也轮不到个人,

况且你也永远赶不上

那些“资本”的嗅觉敏锐。

该不会真的以为某生意,

就差咱兜里这仨瓜俩枣吧?

鼓吹此种理念的人,

多半是钩子、庄家,

你惦记他的“收益”,

他惦记你兜里的“本金”,

谁若是信了这个邪,

早晚裤衩都剩不下。

迷信所谓“万事俱备”:

人生不是做菜,

不一定非要等万事俱备才下锅。

说什么阅历,资源,经验,人脉,心性,

说什么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等各个层面各个维度都齐备了,

我们的价值何在?

我们要去到一个向往的地方,

是不是要等沿途所有的路口

都亮了绿灯再出发呢?

有类人专门乐于把创业说成是

好像非要等到把饭喂到嘴边

才勉为其难的张张嘴吃下去的样子。

这类人说起来都一套一套的,

但其实都是故作老练而已,

我猜是各种韩剧或网络小说看多了

仿佛只有当个“霸道总裁”才算创业。

寄希望于“随便做做赚点钱”的“兼职项目”:

此类“创业者”要求不高,

不要求发财致富飞黄腾达,

就想着“兼职一下下”,

“随便赚点钱补贴家用”就行。

遗憾的是这种想法并不可行,

问题不在于“兼职”,

而在于其背后的潜台词:

  • 我不懂互联网赚钱套路;
  • 我也不需要一个完整、自主的项目,只想做伸手党;
  • 我更不想付出太多时间精力;
  • 我只想随便做做,不出家门时间自由很轻松,干不干看我心情;
  • 最重要的是:只要一做就能马上有钱可赚

讲真,

这种要求才是最难最要命的。

人们赚钱无非是拿两样东西来换:

要么操心,要么出力

互联网上基本没有需要“出力”的项目,

只能是去“操心”,

但操心的前提是,

你得“懂”些东西。

而寻找此类项目的人,

恰恰是不懂的那一类人,

因为真正“懂”的那类人,

也绝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这既是此类项目的“死穴”,

它注定是一个“悖论”,

规则的存在自有其成因

网上到处充斥着这种“项目”,

因为抱有此类想法的人极为普遍,

傻子太多骗子根本不够用,

奉劝大家断了这个念想。

或者说,

你可以追求一个“副业”,

但绝不要企图寻找一个“兼职”。

兼职不是没有,

可以下班后去送外卖当家教刷盘子,

要靠谱得多。

继续执迷不悟的话,

迟早被收智商税割韭菜,

知道你要求低,

但那也不现实,

因为你不想操心。

不如找到一个完整而自主的项目,

花些时间精力去钻研去操作,

用点心其实并没那么难,

等你找到方法和窍门,

可能一天的收入,

比别人一个月的都要多,

这也正是互联网项目的魅力所在。

本着严谨的原则,

硬说没有靠谱兼职项目也不恰当,

可以去各打码平台接任务嘛,

我有个亲戚退休在家打码,

一年下来共赚了1000元左右,

也算是把家里水费挣出来了,

一天下来几元钱,

还不如送外卖刷盘子,

起码不耽误生活,

况且这还是靠谱的平台,

不靠谱的平台更别提。

这即是刚刚提到的“出力”,

凡是网上的劳动力,

因为获取成本极低

所以都很不值钱,

用白菜价来形容,

都算是吹捧了。

迷信所谓“高大上项目”:

在概念上很多人

根本没弄明白什么叫创业,

在他们的语境里,

创业二字只是狭义上的创业,

只是存在于他们头脑想象中的创业,

只是影视剧中的创业,

只是部分“高起点创业”,

或者也有可能,

他们根本还没有意识到,

大清早就已经亡了,

时代早已不同了,

他们说的那不是创业,

那是赌博。

如前文已经提到的几个项目

你会发现创业这件事,

  • 不一定要注册公司租场地雇员工组建Team;
  • 不一定要砸锅卖铁投资个十万八万上百万;
  • 不一定要去搞“创新”,“高精尖”或“高科技”;
  • 不一定要是响应号召的“国家扶持项目”;
  • 不一定要一线城市CBD核心商务区5A级写字楼;
  • 不一定要为国家创造了GDP;
  • 不一定要签约了南水北调工程或者一带一路;
  • 不一定要铤而走险孤注一掷。

这些项目,

  • 不需要拼爹;
  • 不需要技术过硬;
  • 不需要所谓人脉;
  • 不需要所谓风口;
  • 不需要融资烧钱;
  • 不需要阅历经验;
  • 不需要读MBA;
  • 不需要聘请一个漂亮能干的女秘书。

醒醒吧,别梦回80年代了。

不是张口马云马化腾

闭口乔布斯李嘉诚的才叫企业家,

也不是左一句风口右一句KPI的才叫老板,

更不是动辄操盘几百万资金的才叫创业。

迷信于各种“idea”:

人们在开始做之前,

通常会习惯性去在脑中勾画

理想的目标,宏伟的计划,

这没错,也是人之常情。

但绝对要避免一个问题,

那就是前景可以很伟大,

但过程一定要接地气

每次的执行都需要

步步为营看到成果。

十米之高台,

固然是居高声自远,

问题是谁都跳不上去,

但如果能够把这十米分成十份,

十个台阶,就能一步步最终登顶。

特别是创业领域,

很多人习惯于痴迷于各类“idea”,

常拿“小黄车”、“共享充电宝”、“抖音”等

这些里程碑式改变时代的“点子”作比较,

也经常盯着36氪、IT桔子等

这些互联网创业平台,

看又有哪些创业公司拿到融资了,

幻想发现趋势风口自我意淫,

到头来点子也只能是点子,

意淫也只能是意淫,

因为“太大了”而导致“进不去”。

即便是点子绝妙资金充足,

这类东西想要看到盈利,

那也得猴年马月了,

况且其中还伴随着各种

意想不到的风险和变数。

所以,格局要大,

并非盲目“假大空”,

而是一定要找到一个,

一针扎下去就能见到血的点

除了盈利,其它层面都是浮云。

挖不动的坑就别挖。

要知道:

高手做事,过程简单,

结果粗暴,变数最少。

必要的“鸡汤”:

如题,最后再放几句“鸡汤”,

说是鸡汤,其实也不是鸡汤,

是一些感性层面的“感悟”,

虽然不是干货但特别想

作为“格言”送给读者,

再提一百次也不为过:

  1. 赚钱,是保护自己和亲友最有力的手段;
  2. 人性,永远是赚钱的最优解;
  3. 十年内宏观经济寒冬,但各种微观领域不断有新的机会;
  4. 人类之中,但凡赚到大钱的,要么垄断,要么利用信息差;
  5. 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跳脱的想象力配合超凡的行动力来解决;
  6. 在任何时代,都只有20%的人在思考,剩下的80%在娱乐,做20%的人,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7. 商业/创业/职业行为中,大部分人会陷入某些“操作细节”,却忽略了一门生意的“整体逻辑”,学会跳出固有思维框架去思考;
  8. 创业赚钱,其实很多时候并不需要那些人们乐于提及的“能力”、“资源”、“经验”、“人脉”、“运气”,最重要的是“思维”,沉淀在你的大脑里,附着在你的筋骨上。这就是为什么往往:高手做事,过程简单,结果粗暴,变数最少。创业/赚钱就像婚恋,套路只是浮云,重要的是“觉醒”;
  9. 一切战术中最重要的战术就是死打。——林彪;
  10. 很多时候,你只要赢了第一次,后面的路就容易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