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科普:到底什么是创业?


创业的定义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提起创业,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理解。一般来说,对创业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业,是指创造一番事业。狭义的创业则是指创办一个企业。在这里,我们讨论创业的定义是限于狭义的范畴。

关于创业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每一个创业的定义,都是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创业内涵的概括或总结,各有特色。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绝对权威的定义。例如,我们在百度里搜索,就有一种创业的定义是: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新颖的产品服务和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这个创业定义中,它强调了创业是一个过程,强调了机会发现,强调了要创造新的产品服务,强调了价值实现。但创业的逻辑起点真的就是机会发现吗?那机会的源头又是什么呢?难道创业是一种机会投机吗?每一种定义有它发现创业这个社会实践活动客观本质的方面,也有可以讨论存疑的方面。

本人根据自己的创业实践经历感悟和创业教育研究思考,在此给出个人对创业的定义。创业:就是根据社会的某种需求(或问题),通过整合各种资源,设计制造一类专业的产品或服务,运用商业的方式,去满足需求,解决问题,创造价值,最后成就一番事业的过程。

如何理解这个定义的内涵,本文展开详细分析讨论。

怎么理解创业的定义

首先从整体上来理解这个定义,它肯定创业的核心和根本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以追求某种事业成功为目的的社会实践过程。既然是要取得某种事业成功,当然就离不开团队。从这个层面来看,它强调了创业过程中团队的作用和重要性,一个人是不可能取得创业事业成功的。

然后让我们再逐句对创业定义做细化理解说明。

第一句,“根据社会的某种需求(或问题)”,它强调了创业的逻辑起点是社会的某种需求,或某个痛点问题。创业者创办一家企业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着赚钱去创办企业的,而是发现了身边社会的某种刚性需求,或痛点问题,触动了他的激情,让他产生了某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去解决这个需求或问题。这就是创业者的初心,是创业者能面对创业过程中诸多不确定性和各种困难挫折能坚持下去的内在动力。

第二句,“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它说明了各种资源对创业成功的重要性。创业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要能够有效地解决社会某种需求或问题,是需要一定资源做条件保障的。创业者不是发现身边社会的所有需求或问题你都能解决的,你要根据解决需求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对需要的资源进行客观分析。那些是已具备的,那是通过整合可以得到的,那些是通过某种努力可以聚集的。创业不能光凭激情,还要一份理性。

第三句,“设计制造一类专业的产品或服务”,它说明了创业中包涵着创新,创新是创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这里的“设计”就是创意,“制造”就是创造,创意和创造就构成了完整的创新。从中我们既可以理解创业和创新的关系,也可以认识到创业的产品(或服务)是创新的成果,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有一道防火墙,有一定的门槛。也可以理解为没有创新去创办企业不能称之为创业。

第四句,“运用商业的方式”,它说明了创业活动的运作方式,是商业化。人们解决社会需求或问题的方式是多样的,例如公务员是用公权力解决社会各种问题,慈善机构是由社会捐资解决社会某个需求或问题。每种方式使用的资源不一样。创业则是选择了商业的方式,它的资源或要素利用是市场行为,从而决定了企业商业化方式的属性之一,即盈利性。如果企业不盈利,就不是企业,所以,盈利是企业(公司)的三大属性之一,但它并不是企业创办者个人的初心。

第五句,“去满足需求,解决问题,创造价值”,它说明的是创业活动的逻辑过程。创业实践过程的逻辑起点是“需求”,满足需求是“因”,解决问题是过程,创造价值是“果”,之所以创业有价值,是因为创业解决了人们的需求,不能解决需求就不可能创造价值。不能很好地解决客户需求,创业就不能取得成功。

最后一句,“成就一番事业的过程”,它强调了事业成功是创业活动的目标导向。创业是一件最容易的选择,也是最难做成功的一种选择。创业者是希望通过创业实践活动,完成自己的某种人生追求,运用商业的方式,有效解决社会的某种需求或问题,而这种价值的体现就是创业活动的成功,也就是创业者事业的成功。

分清两个区别

有人说,创业者就是生意人、企业家,真的是这样吗?我认为,这三者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

(一)创业者和生意人的区别

现实生活中,创业者和生意人都是市场主体的创办者,都是通过商业方式来满足社会的某种需求,解决社会的某种问题。表面上看,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区别。但透过现象看,创业者和生意人有以下几点区别。

1、创办企业的初心不同

创业者创办企业的初心,是发现了身边社会上的某种痛点需求后,有一种强烈解决这个问题的责任感。而生意人创办企业的初心,多则是为了赚钱发财。也可以这样理解,当企业创办者初心与企业的盈利性两者一致时,就是生意人。当两者不一致时,则是创业者。

2、产品的研发投入不同

生意人在创办企业中,对售卖产品<或服务>没有研发团队,没有研发经费投入,其产品有可能是高科技产品,但不是生意人的企业创新研发出来的。而创业者为聚焦解决某种需求,在产品研发上有投入,有团队,有创新。因为只有产品有研发投入,产品才可能有门槛,有竞争力,才可能取得创业成功。

3、精神世界不同

由于生意人是以赚钱发财为主要目的,他的精神世界里充满了商人意识,商人思维。赚钱是生意人的核心追求,有的人甚至为赚钱而不择手段。创业者是把解决社会某种需求或问题为己任,他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他的精神世界里充满着企业家精神的萌芽。

4、职业发展结果不同

由于前面三个方面的差异性,生意人的职业发展结果,只能成为老板。而创业者最终也不可能都成为企业家,但他可以成就一番他始终不渝而追求的事业。

为方便大家直观理解创业者和生意人的区别,见表(1)。

以上四个区别,是从研究的角度对创业者和生意人进行分析的。在现实中,很多创业者是从最初的生意人转变而来的,少数人最后还成为了企业家。

(二)企业家与老板的区别

现实社会中,有的人注册成立了公司,公司成活了几年,或小有规模,有的人就认为自己是企业家了。有些人创业稍有成就,企业成为了小型或中等规模企业,政府部门或社会人士出于尊重,也往往称他们为企业家。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企业家。个人认为,首先,企业家要具有企业家精神,即创业的意识、思维、精神、品质和能力;其次,要具备较高的能力素质,不仅是优秀创业者,而且是卓越的商业领袖;第三,企业经营有较大规模,为社会产业经济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重大贡献;第四,承担了很多社会责任,比如,在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为国家纳税,承担企业社会公益责任等方面有突出贡献。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企业家和老板有四个方面的区别。

第一,创业目的不同。老板是为赚钱创办企业的,企业家是为解决社会需求和问题创业的。

第二,能力素质不同。老板中有些人能力素质是不高的,甚至很低;企业家是能力强,素质高,遵纪守法的优秀创业者。

第三,企业经营规模不同。大多数老板经营的企业规模为中小企业。而能称为企业家的人经营的企业规模应该是行业的头部企业。

第四,对社会的贡献不同。老板对社会的贡献是较小的,很多人不太主动愿意承担企业公益责任。而企业家则正好相反。

企业家与老板的区别,用一句比较形象的话来说,就是企业家把创办的企业是当作儿子;老板是把创办的企业当猪或者牛,养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卖了赚钱的。

创业定义的启示

(一)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创业价值观

中国高校以前没有很好地推进创业教育,导致我国经济社会中出现了一个现象:中国老板太多,企业家太少。这种现象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有不利影响的。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应该对大学生进行企业家精神教育,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价值观。创业一定是基于解决社会需求或问题去创业,要强化创业初心的使命感。盈利是企业的属性,不是创业者的初心。企业的盈利性和创业者的初心分别是企业主体和创业主体的不同目的,它是两个不同主体的不同目的。其实,这两个主体的不同目的并不是对立的。当创业者不忘初心,专注聚焦解决好了需求问题,实现企业的盈利性则是顺理成章的事。

(二)充分认识创新在创业中的重要作用

创业中包涵着创新,创新是创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创办企业过程中,是否有产品研发团队,是否有产品研发投入,是区别生意人和创业者标准之一,没有创新的创办企业不能称之为创业。企业只有创新,才能使产品更具专业性,具有更厚的防火墙,具有市场竞争力,才能有针对性地有效解决某种社会需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创新在创业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大学生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三)创业能力素质是在创业实践中砺练的

创业是一个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的社会工程。要取得创业的成功,既需要很多资源和条件,更需要创业者具备较高的能力素质。如何把控创业过程中的诸多风险和不确性,靠的是创业者自身的能力素质。这些能力素质包括创业者的创业特质,领袖素质,商业素质,对创业行业的深度认知和经验积累,以及对创业项目和产品把控的能力。这些能力素质是创业者在创业实践中不断砺练,不断提升的。大学生要勇于投身到创业实践中去,在成长中创业,在创业中成长。

分享到